电子标签标准之争

发布日期:2010-05-27 点击数:575

不久的将来,人们再到超市里购物将不再需要一件一件的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结账——只要提着口袋走过感应器,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就能让所有商品信息一次被全部读取到电脑中; 
  对企业而言,货物从工厂运到储运中心再到零售商手中,将可以避免4%的平均损失——RFID的防盗功能可以让货主随时查询到货物所在的位置和状态;
  在港口码头,当上百个大型集装箱运抵码头的时候,人们不需再逐个清点,集装箱只需经过装有读取数据装置的大门,一切相关数据都可以自动进入电脑系统——RFID的非接触式读取方式将为物流行业提高效率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由于它的不可复制特性,它还可以应用在药品标签上、演唱会的门票上起到防伪作用……
  公安部科技委的李润森则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全国人民换发的第二代身份证其实使用的就是RFID技术——我们自己的技术。”
  然而从很多方面看,RFID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阶段,目前RFID还不存在统一的代码、频率或标准:在代码方面,UID是日本最主要的标准,而电子产品编码(EPC)标准则在欧美占据了统治地位,此外美国国防部也已经开发了独立的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ISO认可的,是在不同频段上的标准,统一的标准目前还没有。”日立(中国)有限公司μ解决方案事业部部长井村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有的是只读的,有的是可读可写的。各个厂家在不同的频段上支持不同的标准。现在,日立正在三个频段上有自己的优势——其中之一是沃尔玛将要采用的。”
  井村亮表示,全套解决方案中应该包括芯片、天线、读卡器和软件以及存储数据的服务器。前不久举行的IPv6高峰论坛入场券就采用了日立发明的目前世界上最小的RFID芯片“μ-chip”。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统一的公开化标准是这种新技术能得以推广和运用的必然要求,然而全球化的市场以及各国的主管机构应如何协调标准以及标准之后的利益和主权?单一的标准是否可以成为这种技术在全世界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又是否存在一个能让各种标准得以互相兼容的空间?而它在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瓶颈同样尚在等待一个恰当的解决途径。
  标准背后
  现在,各方翘首以待的就是中国RFID频段标准的划分。
  “当前需要我国主管部门尽快确立我国商品编码及网络管理制式标准,是采用美国EPC系统还是建立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D-NPC系统和商联网,这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及经济情报和国家主权尊严。”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总工程师谢建平告诉记者。
  他认为,如果我国物流产业采用美国EPC的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定会采用美国的中央数据库和解析服务器等相关设施,由于中国有大量出口商品,与美国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就不可避免。因此,我国企业的商品信息——包括产品产量、进货及销货渠道、生产成本等对美国EPC Global 公司而言已无密可保,这必将会对我国政治、经济、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带来严重的安全信息隐患。
  “由于EPC系统的知识产权由美国EPC全球中心拥有,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企业既要付钱买标签,还要交纳EPC会员费和‘物联网’费,每年将有几百亿美元的费用流出中国。”谢建平表示,“另外,EPC与物联网未能照顾中国国情,如一维条码等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以及利用该系统进行防伪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问题,都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应用。由于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都掌握在EPC全球中心手中,我国很难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改。”
  如果采用电子标签应用最发达的欧美标准,我国EPC物流业所有电子标签——数百亿美元产业中最核心、最关键部分:编码规则、传输协议、中央数据库等的游戏规则只能跟随EPC全球中心来制定,而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将也只能依附于美国的EPC系统。
  EPC系统的主服务器在美国,EPC将设立全球惟一的数据同步注册处,与EPC用户的数据同步。这意味着,一旦美国的主服务器发生意外,我国的国民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
  而标准之后的商业利益则更巨大。
  按照谢建平的推算,如果采用EPC标准,除域名费用外,中国每年还要向美国交纳大量的信道通讯费用。其中,在EPC网站上注册一电子标签号码每年收0.5万至4万元人民币。
  “他们所说的电子标签号码其实就是一个三级域名,在中国注册仅需300元左右。”谢建平说。
  在此基础上,如果按中国有6000万户大小企事业单位、个体业主和具有商业行为的自然人计算,即便每年平均收取1万元人民币,中国的代理商每年就会收取人民币6000亿元,如果按照国际惯例,代理商只得20%的利益,那么我国每年将流失4000亿人民币。
  “事实上,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自主知识核心产权的‘D-NPC与商联网’,将发挥作为中国流通商品领域虚拟大门的独特优势。”谢建平表示,“它采用了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可以为中国大陆、港、澳及亚太地区及欧美国家提供网络信息数据交换解析服务,也可以叠加在现有网络上提供无间隙服务。”
  商业困境
  RFID以其方便快捷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各国的专家也都在为它的到来而做着各种准备——尤其是中国,正在成为RFID标签生产最被看好的生产基地。
  但是,香港Trety公司财务总监黄富锦此次来内地寻找一家合适的标签供应商的希望恐怕已经落空——尽管手中已经握有来自欧美的约1亿个RFID标签的订单,但大陆供应商普遍在39美分的成本与他所希望的10美分实在距离太远。
  “问题在于中国的RFID标准还没有定下来,内地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劳动力成本优势无法体现。”黄富锦认为。
  成本问题不解决,谁来买单就成了RFID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沃尔玛以自身强势的商业分销地位迫使其供应商使用RFID的做法已经遭到一些供应商的抵制,而消费者更不愿意为商家用来控制物流的电子标签付费。“他们只愿意为能帮助自己了解产品属性——例如提供食品生产日期、产地以及商品成分等信息的标签付费。”井村亮说。
  然而,作为弱势群体,最终的成本仍旧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另一个瓶颈就是人才——一旦RFID大面积应用,人才缺口将难以在短期内弥补。”记者从实华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欧阳宇那里了解到,该公司刚刚与美国RFID解决方案公司(一家致力于通过无线链接传递可靠RFID数据信息专业化公司)达成合作,培训国内RFID专业人才,可以提供通过国际供应链教育联盟¬ISCEA认证的RFID培训课程。